当前位置:

isis为什么不杀中国人,关于isis的故事!昆明试管

采访 | 吴呈杰 陈楚汉

人物 PORTRAIT=P

王锁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东研究中心主任)=W

P:伊斯兰国实施这次恐怖袭击的目的是什么?

W:可能是阻止法国进一步参与对伊斯兰国的打击。9月底,法国首次对伊斯兰国进行了空袭,招致了伊斯兰国的憎恨。就在这次对巴黎的袭击发生之前,法国已经决定要派航母去中东加入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应该说这一次行动第一是对法国的报复。但实际上看来效果相反,法国已经派航母去了。

再一个,跟法国世俗主义的环境密切相关,强烈的世俗主义环境,政教分离的国家总的建国原则,导致了穆斯林与国家机构的冲突。查理周刊就是一个例子,因为世俗化的原则,法国有些媒体可能发表在穆斯林看来有侮辱性的漫画文章和演说,招致较多愤恨。

还有一个原因,法国的穆斯林人口非常多,如果没记错大概在四五百万的样子,在欧洲国家里面非常突出。而这些穆斯林一直存在一个问题:能否融入一个以基督教为主的法国主流社会?这次我们注意到,自从2014年伊斯兰国兴起以后,去往伊斯兰国的法国穆斯林青年非常多,可能是所有欧洲国家里面最多的,大概在一千到两千之间。袭击者固然有从叙利亚来的难民,但是离不开本土法国激进穆斯林的配合。

第四个原因跟外来难民有关,特别是这次袭击者中有拿叙利亚护照的难民,十月份刚刚登陆、从希腊入境的。这些难民中有些人的身份值得怀疑,伊斯兰国可能利用了欧洲国家敞开接受难民的政策,钻了空子。

第五个原因,和法国国内的安全措施、安保政策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措施是否得力也有关系。但我相信巴黎不是最后一个,因为在此之前,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恐怖袭击事件。

P:有人把这次恐怖袭击称作为法版的911,你是怎么看待这次袭击的严重性

W:不太合适。在恐怖袭击的方式、手段、造成的恶果来看,这次袭击事件都无法与911事件相比。那次总共有将近三千人遇难,而且是以劫持飞机、通过飞机爆炸的方式;这次法国巴黎袭击事件和那次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类似的袭击事件欧洲不是没有发生过。2005年伦敦就发生过地铁爆炸,那次是基地组织搞的,炸死52人,炸伤700人左右,规模也非常大,那次似乎就有人说是伦敦版911。

P:伊斯兰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W:我觉得伊斯兰国用组织来形容可能不太确切。它首先是个国家,尽管伊斯兰国并没有得到目前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承认,它自称为一个国,应该说它具有国家的雏形。它控制着相当大的地盘,控制的面积估计和英国差不多,甚至更大。这些地盘上有几百万人口,有税收,还有国家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它能够从去年6月29号宣布成立哈里发国到现在,1年多一直存在而且不断地向外扩张,在经受了这么多轮的打击之后,它依然没倒,说明它不仅仅是一个恐怖主义组织那么简单。它和基地组织还不一样,我们要把它视为具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理想的一个国家,当然这个国家是不能承认的,也不该承认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更能看出它的特殊性。

P:联系之前频频发动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你觉得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的异同点在哪里?

W:基地组织我们说它是个组织,因为它是一个幽灵般的存在,它没有自己的固定地盘。2001年发动911袭击时,本·拉登和他不少追随者的总部是在阿富汗。后来2002年美国打垮了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也击溃了本拉登基地组织,从那以后基地组织就分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中东国家。基地组织是小规模、网络化的存在方式,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自上而下的、层次严密清晰的组织机构。它没有自己的国土,也没有宣布建国。本·拉登一直认为还不到建立哈里发国的时候。也可以说基地组织是1.0版本,但是本·拉登这个人本身是被伊斯兰国视为先驱的,视为伊斯兰国最值得尊敬的几个人物之一。

伊斯兰国与基地组织不一样,可以把它视为2.0版本的基地组织,它的目标更明确,更清晰,那就是建立哈里发国,发动圣战,不断地使哈里发国向外扩张,实行伊斯兰教法,也就是沙里亚法,来实现他们的最终理想,使这个世界越来越多地伊斯兰化,使非伊斯兰地逐渐逐渐地变成伊斯兰地,阿拉伯语里叫作从「战争之地」变成「和平之地」。

但是两者分歧更大。本·拉登死后,现在的基地组织头号领导人艾伊曼·瓦赫里,他在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眼中,没有多少地位。伊斯兰国尊敬的几个前辈包括现在的基地组织领袖,扎瓦赫里(基地组织头目)甚至谴责伊斯兰国的许多做法,伊斯兰国也谴责扎瓦赫里,认为他应该效忠。他们的分歧还体现在战场上。在叙利亚有一个伊斯兰武装组织,叫胜利阵线,胜利阵线是向扎瓦赫里效忠的,而且胜利阵线也在战场上与伊斯兰国武装组织打仗。所以,他们两者之间,应该说分歧还是比较大的。最终目的恐怕有相同的地方,只是说他们对于现今世界的理解、最终目标、实现时间、方式,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P:这次袭击事件会不会影响法国或者欧洲的对外政策

W:只能说可能影响法国和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对伊斯兰国、对叙利亚、对伊拉克这几个相关当事方的对外政策。比如,法国可能会加大打击力度,而不会变得相反。特别是在俄罗斯已经军事介入叙利亚、上个月开始对伊斯兰国猛烈打击之后,尤其在美国最近也开始向叙利亚派出50人的特种部队、加大打击力度的情况下,我觉得法国作为北约重要成员,立场只能是更加强硬。事实上,我们看到法国的航母已经开始向中东开去,法国已经在对伊斯兰国进行报复。恐怕这次事件有助于达成更大范围的共识,那就是对于伊斯兰国这样的国家力量也好,武装力量也好,只能加强打击力度,而不能姑息放纵。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能是促进反伊斯兰国联盟的更密切的合作而不是相反。

P反伊斯兰国联盟中会包括中国吗

W:中国有独立的外交政策,去年美国筹组反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中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加入。我觉得中国也不会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后加入国际上的反恐联盟。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不采取打击和反对伊斯兰国的措施,我们有我们的办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向伊拉克、叙利亚提供一些经济和军事上的帮助,在国际上摇旗呐喊、擂鼓助威。但我们不宜直接派武装部队加入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以及俄罗斯领导的反伊斯兰国联盟。中国毕竟离伊斯兰国还比较遥远,我们要考虑到其他的副作用。

P:是不是在中国境内还没有受到伊斯兰国的威胁

W:不是。巴黎袭击证实了以前人们的估计和判断:那些参加伊斯兰国的狂热圣战者一旦回国将会惹事生非,无论是美国、欧洲,许多有狂热宗教青年加入伊斯兰国的这些国家,可能都会面临类似法国这样的情况。根据媒体报道,中国几百名来自新疆地区的狂热宗教青年在伊斯兰国作战,参与打击叙利亚政府,所以我们其实也很紧张,这些人将来以什么方式回国?回国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麻烦?从另外一个角度,伊斯兰国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它会影响到那些激进或极端的宗教青年,诱使他们做出激烈的恐怖行动,或许他们不一定身在伊斯兰国。从这种角度来说,伊斯兰国对中国的威胁不可低估。

P:中国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来应对这种威胁

W:有一点应当一提,那就是伊斯兰国从它快速崛起来看,它的宗教意识形态、宗教理想目标在全世界穆斯林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何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应当与一些伊斯兰国家,主要是中东和阿拉伯国家合作。据我所知,一些阿拉伯国家,比如埃及、沙特都非常痛恨伊斯兰国,像埃及总统塞西从去年到今年在国内外一直强调从思想上、宗教理念上、意识形态上打击极端主义,而不仅仅是从肉体上消灭伊斯兰国。因为宗教极端思想泛滥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它会不断地招募到一些容易受宣传蛊惑的宗教青年。我注意到像爱资哈尔(埃及伊斯兰教高等学府)这样的权威宗教机构已经从宗教教材、宗教从业者的队伍方面进行净化,努力宣传温和中正的伊斯兰思想,摒弃和谴责那些宣扬暴力和恐怖的宗教思想。

P:来源于公元7世纪的宗教思想,是否是一部分穆斯林参与到伊斯兰国恐怖主义运动中的主要原因?

W:应该说哈里发国这种思想和实践在伊斯兰历史上长期存在。只是从1924年,当土耳其废除了哈里发这个职位以后,哈里发国这个思想和实践就停止了,但是很多伊斯兰国宗教人士坚称哈里发国是伊斯兰思想中重要的一环。如果一个穆斯林一生中没有向哈里发宣誓效忠,没有生活在哈里发国,那他一生的宗教功课、宗教义务是不完整的,是无法在后世面对真主的。这就是为什么去年伊斯兰国宣布建立以后,有那么多穆斯林青年从世界各地想方设法要移居到哈里发国,应该说,哈里发国的这种思想基础还是有一些人接受的。但总的来说,在伊斯兰世界更多的穆斯林反对这种思想,认为这种思想不合时宜。

P:在伊斯兰国的宗教观念中经常会出现四个字是叫「末日圣战」,怎么解读?

W:「末日圣战」这种思想比较深奥,哈里发国宣传这种思想目的是希望能吸纳更多的穆斯林青年来壮大伊斯兰国的力量。许多阿拉伯国家是不宣传这种思想的,主流报刊媒体不易读到。甚至在基地组织的前领袖本·拉登看来,这种思想也是遥遥无期,他并没有说现在就是处于末日这个阶段,既然提到末日,那么这就涉及到和非伊斯兰世界,主要是基督教世界的最终决战。很少有阿拉伯国家的宗教人士公开谈末日圣战,他们认为这都是极端思想。哈里发国把这个东西看得非常重要,因为它认为这是自己存在的重要使命,这场决战很可能会很快到来。

P:伊斯兰国对新技术的接受非常快,比如说他们现在会在Twitter或者Facebook上面大规模招人,也因此吸引了全世界十多个国家的穆斯林。

W:为什么讲伊斯兰国它是2.0版的基地组织,因为它和基地组织不一样。基地组织是80年代末成立的,那个时候电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都不是很发达。而伊斯兰国不一样,如果从它的前身伊拉克伊斯兰国算起,从2010年到现在它一直就诞生在电脑互联网时代。哈里发国把这个网络和新媒体看得非常重要,特别注意招纳一些电脑技术好、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公关的、来自于欧美的青年做这些事,所以说伊斯兰国是一个根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一股原教旨主义力量。

P:有一种说法是对领土的控制是伊斯兰国思想的核心,那如果伊斯兰国不再控制土地,是不是也就彻底从世界版图上抹去了?

W:这个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哈里发国这种思想一直存在,在宗教经典中,在许多宗教学者的著作中都有论述。将来即便哈里发国从版图上消失了,它的宗教实践会被人记录下来,还会有一些宗教学者从经典的角度、从哈里发国的实践进行探讨,会留下相关著作。所以哈里发国如果在不远的将来被打垮了,哈里发国的版图相继被叙利亚或者被伊拉克收复了,哈里发国的圣战者们四散奔逃了或者束手就擒了,恐怕也不意味着哈里发国这种思想或者说这种观念从此就销声匿迹。

本文首发于《人物》新媒体